娱乐评弹
◎ 马 强 “脑袋大,脖子粗,不是大款就伙夫”——当年“卖拐”的时候,赵本山就给范伟定了性。 十几年过去,范伟“突然”就得了金马最佳男主角,好多人不适应。脑袋大,脖子粗,天生就不是文艺范儿。 公认的文艺范儿,是梁朝伟和张曼玉。范厨师手里的金马奖,怎么看怎么还是像炒勺。 只不过这两年的金马评委,“中了邪”似的接地气。去年看上了歪瓜裂枣的冯小刚,今年选中了脑袋大脖子粗的范厨师。一切像在应范伟获奖电影片名的景,这都是“不成问题的问题”。 “捋一捋”之后会发现,文青们对范伟的不适应,就在于他的接地气。 穿着皱皱巴巴的T恤衫,背着掉了漆的公文包,骑着叮当作响的自行车,一不留神就碰上了穿街走巷的大忽悠…… 认识范伟二十年,印象最深的好像全是这号人物。 《刘老根》里的药匣子、《马大帅》里的范德彪、《耳朵大有福》里的王抗美…… 连同早些年的小品和电视剧,范伟演过厨师、司机、农民、小贩、看车人、土大款…… 卑微又自尊,老实又狡黠,有庸俗的梦想,有很容易被看破的心计,带着一身小人物的毛病,但说到底还算是个本分人。 蔚为壮观的中国城镇里,这样的形象满哪都是。 和葛优一样,即便是跑龙套,即便是演烂片,范伟一出场难免会抢戏。 他们俩的共同点,在于不露声色之间,就演活了小人物的可怜、可爱和可笑。 有时候很仗义:“大哥,你要砸就砸我吧。” 有时候很小气:“有钱男子汉,没钱汉子难啊。” 有时候很乐观:“论成败,人生豪迈,大不了从头再来。” 有时候很悲观:“人跟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。” 有时候厌倦婚姻:“一生就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,容易看出病来。” 有时候又恐惧爱情:“得不到女同志的青睐,得到了全是伤害。” 仗义的背后藏着小气,短暂的通透之后是长久的怯懦,乐观和悲观总是随物赋形,厌倦婚姻的同时恐惧爱情…… 葛优演的,是大城市里活得相对明白的中国小人物。范伟演的,是城镇乡村里半明白半糊涂的中国小人物。 没办法不抢戏,是因为演得太像了。幽默感绝不是胳肢人,范伟的长处,让你笑完了就总想找人对号入座。 没有小角色,只有小演员——这些年里,范伟其实一直在讲这样的道理。 真通透了,才能演明白,那些小人物的背后,其实有作为一个演员的大智慧。 很多人习惯了把假的当真的来说。范伟谈笑间撕破了那些面具,看上去是假的,其实是真的。 脑袋大、脖子粗的范伟,的确是怎么看怎么不像金马最佳男主角。 但说到底还是要佩服金马评委,他们用鲜明的态度,完成了对文艺范儿的一次拨乱反正。
范伟的文艺范儿
马 强
范伟凭电影《不成问题的问题》拿到金马奖最佳男主角。